字典

謉字的意思

謉
拼音kuì 注音ㄎㄨㄟˋ
简体部首言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6画
繁体部首言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7画
五笔YRQC仓颉YRHUI郑码SNJ四角06613结构左右统一码8B09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kuì(ㄎㄨㄟˋ)

⒈  古同“”,惭愧。

统一码

謉字UNICODE编码U+8B09,10进制: 35593,UTF-32: 00008B09,UTF-8: E8 AC 89。

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謉

謉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廣韻》俱位切《集韻》基位切,𠀤音愧。與媿、愧𠀤同。慙恥也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𠀤古委切,音詭。與詭同,責也。一曰詐也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𠀤虎猥切,音悔。哼謉,謔言也。

《廣韻》都罪切,音䇏。謉諢,謔言。出《聲譜》。

《集韻》徒回切,音頹。謙也。《字彙補》亦書作𧫏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詭【卷三】【言部】

責也。从言危聲。過委切

说文解字注

(詭)責也。漢書。況自詭滅賊。孔融表云。昔賈誼求試屬國。詭係單于。从言。危聲。過委切。十六部。今人爲詭詐字。

©2023 777ZW.COM